當年張本人29還是30歲,任職於中華日報,負責作家專訪的專欄,採訪了許多作家,像七等生、白先勇等等。採訪高陽最方便,他是中華日報的主筆,於是爬了兩層樓進他辦公室,他的眼鏡顏色深,煙灰缸內滿滿的煙屁股,杯內還殘存兩口酒,他喝掉其中的一口,然後以夾著菸的兩指一擺:坐。
高陽便這麼坐在一片煙幕與昏暗不明之中,開啟某個小笨蛋想寫歷史小說的欲望。而且小笨蛋很清楚,即使寫歷史小說,千萬不要碰清史,會死得很難看,因為一整套的清史已經在高陽的腦子裡。
不久《胡雪巖》出版,從此我在不同年紀看了三種版本的《胡雪巖》,每次的感受不同,最近新版問世,不捨晝夜的再看一遍,嘆口氣,順便補根菸向高陽致敬。
寫歷史上的偉人簡單,寫庶民,寫時代環境,難呀,可是到了高陽筆下,他能把道光、咸豐年間的江南士族生活寫得影象化,根本如同故宮裡的《清明上河圖》。
這回重讀,強烈的全新感覺如注射腎上腺素。舉其中一則故事:
某富太太進賭場簽注,一共34個號碼,押中的話1賠28,可是她從沒押中過,這天她寫了34個號碼對賭場的人說,她每個號碼都押,總會中了吧。賭場走一遭好歹得中一回,所以雖然押中能賺28,但押了34個號碼,算總帳仍賠6,也在所不惜。
天底下有如此堅持的賭徒,難得呀。
她寫的34張紙條,押34個號碼,可是掉了一張,恰好被賭場人在門檻下找到,是「35」,賭場的當然欺侮這位太太,動了手腳開出號碼是35,富太太應該通賠了吧?
賭場的人打開富太太下注的紙條,每一張都是35。
啟示:
1 這才叫金光黨。
2 即使開賭場也不要吃人夠夠。
3 行走江湖,沒有誰比較聰明,只有一種笨蛋,叫自以為聰明。
4 真正的騙子專騙騙子。
整套《胡雪巖》寫的雖是胡雪巖這名商人,可是細心兜攏細節,處處驚訝,處處長見識。
滿本書不能錯過任一頁的故事,或者說人生閱歷、社會百態滿到溢出書本的地步。
高山仰止,高陽的「高」便是這個高。
對了,高陽那時的妻子在中華日報後面開了家小館子,叫中華小館,報社貼補同事的晚飯錢,去那裡吃經濟實惠,並附贈飯後咖啡配果凍。
永遠忘不了中華小館的豆干肉絲。
其實《胡雪巖》裡的菜單也夠豐富……但就是沒有豆干肉絲。